一名40歲女性,赴健康檢查時,發現胃小彎有1顆約1公分的黏膜下腫瘤,進一步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確診,經醫師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順利切除腫瘤,且術後未發生穿孔等併發症,患者也開始進食,術後三天順利出院。
黏膜下腫瘤變大 內視鏡檢查易發現病症
臨床上,常見的胃癌及大腸癌,主要是由腸胃道最內的黏膜層長出的病灶,若往外的黏膜肌層、黏膜下層及肌肉層所長出的腫瘤,就稱為黏膜下腫瘤;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康瑞文指出,黏膜下腫瘤上面覆蓋有正常黏膜層組織,當腫瘤體積大到覆蓋上面黏膜層頂起來時,在鏡檢時,就會被發現病症。
腫瘤變大要小心 恐出現腸胃道出血
若懷疑患者可能為黏膜下腫瘤,這時就會安排內視鏡超音波,確定腫瘤大小,並透過超音波特徵及從腸胃道的哪一分層出來,推測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康瑞文醫師表示,過去文獻指出,鏡檢發現的黏膜下腫瘤通常小於兩公分,患者多無徵兆,但腫瘤逐漸變大時,就會出現腹痛、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症狀,若仍無法判斷,就需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導引做組織取樣,再決定是否切除腫瘤。
內視鏡切除治療 患者術後即可進食
治療上,若為小於兩公分的黏膜下腫瘤,則建議可先使用內視鏡切除,再根據腫瘤位置和大小,選擇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或內視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治療;康瑞文醫師表示,透過內視鏡治療,因具有保留器官、縮短住院時間及術後即可進食等優點,提供給患者較佳的選擇,目前院內也引進此技術,順利幫助不少病患恢復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9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