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 劉超
南河橋,成都人心中的彩虹
從文翁路向南走,在通往武侯祠的途中,會路過一座被稱為“彩虹橋”的橋,不過這座橋的名字是個美麗的誤會。這座橋其實叫做南河橋。
改革開放後,成都市為了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在市政建設中開始了著名的暢通工程,其中一項重點工程就是將東城根街南北打通,在市中心增加一條南北向的通道,往南開闢了一條直通南河的文翁路,在南路修建了一座通往武侯祠大街的橋,命名為南河橋。後來因為翻修,橋身省“南河橋”幾個字被水泥覆蓋,由於南河橋狀若彩虹,因此成都人一直叫它“彩虹橋”。
老南門大橋,坐擁一段三國往事
兩千多年前,李冰在成都建七橋,到現在唯一一座可以確定位置,且修建位置始終不變的橋,就是今天南門橋,古時稱萬里橋。為了和新南門大橋相區別,成都人習慣稱之為“老南門大橋”。
1988年,在維修南門大橋時,在橋下發現漢代的磚,時代不祥的木樁孔洞和大量清代的木質橋基,成為萬里橋多年來位置未變的鐵證。清代重建時,把楠木一根一根垂直打入河床,上夯砂石,再鋪以數百根8米長的枕木,把河基完全加固,上面再修橋墩,這是一種很獨特的建橋方式。作為重要的水運碼頭,南門橋一直是成都去往樂山、雅安、甘孜甚至是西藏的重要通道,橋畔長期是成都的商業繁華區域,曾是著名的南市,唐代詩人張籍《成都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就描繪了當時的繁華景象。南河橋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橋樑之一,更是一座歷史名橋,因為其前身就是聞名中外的萬里橋。三國時期,諸葛亮送大臣費褘出使東吳,在竅通踐行時,費褘感歎說:“萬里之路,始於此橋。”萬里橋從此得名。
事實上,諸葛亮親自送別費褘的原因是,在於《隆中對》為劉備集團制定得基本策略——聯吳抗曹,使得魏蜀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當時,劉備攻取益州後,和孫權歸屬問題產生問題,吳蜀聯盟處於分崩離析邊緣。諸葛亮受劉備之托輔政後,派遣費褘等大臣頻頻出使東吳,使蜀吳兩國重修盟好,為北伐免去後顧之憂。由此,軍師在萬里橋送別臣相的畫面,成為定格,千古流傳。
延伸閱讀: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