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診老是三長兩短? 醫師破解真相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看診老是三長兩短? 醫師破解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據健保署統計,每年門診就醫人數約在2,200萬左右,幾乎每人每年都有看病經驗,而在與多國相較下,臺灣就醫環境可說是相當便利!不過,一樣米養百種人,有些人把診所當自家灶腳,但也有人看到白袍就滿腦子空白,不知該怎麼說、怎麼問;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醫病間是否能順暢溝通、合作,常是影響治療能否事半功倍的關鍵。

患者看病別慌張 簡單、自然回應問題即可

很多人就醫時常有「我的表達能不能讓醫師了解病情?」、「醫師只是簡單問幾個問題,到底有沒有認真看診?」諸如此類的疑問,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秀男解釋,每位醫師基本上受過溝通技巧的特別訓練,可以透過傾聽及各種診斷方法去釐清、回應病人話語中的重點,診視過程中也會引導病人去表達感受及症狀,因此民眾就醫時不需特別緊張,只要用簡單、自然的方式去回應醫師的問題,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就可以協助病人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就醫迷思一籮筐 對症下藥才有效

此外,「大醫院一定比較好?」、「健保藥跟自費藥真的有差?」、「症狀改善就可以停藥?」、「藥吃了沒效,趕快換一家醫院看看?」針對這些就醫迷思,蔡秀男醫師說,這些迷思不但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可能破壞醫病之間的合作關係,成為糾紛導火線。

蔡秀男醫師解釋,無論是醫學中心或是基層診所,治病的重點皆在於「對症下藥」,因每種藥物都有其不同特性、效果及極限,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而醫師會就個案判斷並給予建議,民眾還是應尊重信任醫師的診斷和治療處方;此外,醫師在初診及前期門診時,會透過與病人互動和病情判斷,逐步調整治療及給藥方針,此時若換一家醫院,則其他醫師需重新判斷、重新治療及調整,不僅拉長治療周期,更可能因重複用藥而產生配伍禁忌、交互作用。

治療效果要好 醫病合作是關鍵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醫病間的信任與溝通是影響治療成效的關鍵,建議民眾應充分信任醫師,且遵照醫囑用藥,注意身體反應,若有任何疑問或疑慮,應回診主動表達和詢問,讓醫師能視情況調整用藥或治療方針,這樣才是對自身健康最大的保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8-04-21 12:2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