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 杰
台灣人口嚴重高齡化,刺激民眾對於退休規畫的意識提升,積極尋求適合作為退休收益的產品,「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就成為近來保險市場的新寵兒!因其不僅由專家代操、更具備「類月退俸」概念的每月提解金額,又有身故保本機制,自2016年6月起至今,不到2年內,各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就吸金新台幣160億元。
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可以視為投資型保單的進階版,主要訴求3個特色:
1.專家代操:將投資決策交由專家代操,讓不懂投資、不熟市場的保戶免去自選標的的困擾。
2.階梯式提解:設計每月提解機制(從保單投資帳戶將資金撥回給保戶,類似基金的配息機制),依照投資帳戶淨值所處區間提供不同的提解金額比率,一般月撥回提解率在4%~5%之間,每月提解金額也成為穩定現金流,讓保戶能支應生活費所需。不過當帳戶淨值低於一定水準時,就會啟動下檔保護不提解淨值,以免提解過多本金傷害帳戶價值。
3.身故保本:這是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最大的特色。傳統投資型保單由保戶自行挑選投資標的,自主性高,但若發生投資帳戶連年虧損的風險,保險給付可能會不符當初投保預期或個人實際的需求。而類全委保單則是交由專家代操,不需自選投資標的,但同樣由保戶自負盈虧。
但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則是由保險公司掛保證,若被保險人在年金累積期間身故,就算當時金融市場行情驟變,使保單帳戶價值大幅減損,低於所繳的保費,但仍會返還當初所繳保費,且不用扣掉先前已經領取的每月提解資產。
舉例來說,以40歲女性躉繳新台幣500萬元,投保3月剛推出的「富邦人壽富利人生變額年金保險」,並設定95歲才開始領取年金為例,以帳戶淨值10元投入及每年4.05%提解率計算,每年可以領回約新台幣20萬元。假設被保險人於85歲身故,45年共領取約新台幣900萬元,且由於在領年金前身故,在「最低身故保證機制」之下,保單受益人至少可以再領到約新台幣500萬元(假設無匯差)的身故保險金,也就是總共領取約新台幣1,400萬元。
不過,最低身故保證機制只保證到年金請領之前,也就是說,一旦開始領年金,身故就不再保本了。
以上這3類優勢使得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成為具備「投資、保本、固定現金流」功能三合一的退休金規畫新利器。
目前國內販售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的保險公司,皆傾向與專業的國際多元資產團隊合作,例如施羅德投資集團,協助管理投資組合與整體波動風險。施羅德多元資產台灣團隊投資長莊志祥指出,管理附保證資產與一般資產不同之處在於,不僅是單純的代操投資,還需要配合保險公司的風險承受度,因此管理附保證資產時,「控制風險」才是首要目標,而非追求最高報酬。
以目前在國內代操管理富邦人壽的附保證類全委帳戶的資產來說,莊志祥指出,他們的預期目標就是要將帳戶的長期年化波動度控制在8%左右,即便在金融海嘯等級的狀況,風險值也盡量不要超過9%。
莊志祥指出,年化波動度8%相當於是全球債券的風險水準,是在兼顧追求收益和控制風險下的適中波動水準。施羅德團隊每日會透過在倫敦的風險團隊觀測市場風險狀況,透過電腦模型調整資產配置、控制帳戶投資風險,排除人為因素干擾。當市場風險增大時,無風險的現金投資部位就會提高,來降低整體的投資風險。
雖然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的一大優勢是「身故保本」,大幅降低投資風險。不過,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商品行銷部協理洪瑞霙提醒,民眾仍要注意這一類產品的身故保本多數指的是「原幣保本」,因此仍需承擔「匯率風險」。
除此之外,附保證類全委年金險為了要讓民眾以長期持有為目標,因此皆會設定若在投保2年內解約,會產生解約費用,解約費用最高為帳戶價值的5%,且若是提前解約就會依照當時的投資績效領回帳戶價值,可能就無法保本。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