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了你好!」不論在家庭、親密伴侶、學校甚至是職場,經常會聽到這句,表面上是以為對方好為出發點,但實際上卻是為達到自己目的,而不顧對方的感受想完成自己的需求。當心,這些無以名狀的語句,就是情緒勒索!
具有邊緣性人格 易成情緒勒索者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敬恩表示,情緒勒索嚴格上來說不算是精神疾病,主要在邊緣性人格上最常見。因為邊緣性人格者情緒不穩定,這ㄧ秒很平靜,下ㄧ秒可能就開始憂鬱、憤怒,加上很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因無法控制而出現傷害自己,甚至是傷害他人的行為,為的就是獲得他人的關注;因此,當對方沒有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就會據理力爭或者以權威的方式想說服對方,進而出現貶低對方的情形,導致人際關係受損。
依賴性人格容忍度大 不自覺易成被勒索對象
林敬恩醫師說,邊緣性人格的人,時常會出現強烈的空虛感,因為害怕獨處而急於尋找下一段關係,但當關係建立起後,又會開始反覆出現害怕被拋棄的情緒中,因此較容易產生人際衝突;此外,像是自戀性人格者,因其自我意識較強,也較容易成為情緒勒索者。
林敬恩醫師也提到,相較之下,依賴性人格的人,處處以他人為中心,加上容易過度容忍,因此成為被情緒勒索者的機率較高。
不任憑予取予求 溝通理解是關鍵
林敬恩醫師指出,在情緒勒索這塊,通常會採認知行為治療居多;建議日常生活中,不妨可以試著多理解對方,同時說明自己的不便,進而減少被情緒勒索的機會,不讓勒索者予取予求,才能讓彼此間的關係保留下適當的距離及彈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1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