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韓悅
後海村,沒錯,它就叫這個名字,與北京的「後海」同名,但它是一個村子,漁村。
同樣,這個村子不屬於三亞那些熱門的旅遊區,進村不收費。如果你不知其名,應知道大名鼎鼎的蜈支洲島。而後海村,就緊鄰蜈支洲島客運碼頭。
從三亞市中心乘坐28路公車(鳳凰島—蜈支洲島),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到達了後海村。
如今的後海,已不是那個純粹的漁村了。因著旅遊業的開發和蓬勃,後海村遍佈餐館、客棧,吃住都很方便。為了看第二天的海上日出,我選擇留宿一晚。
路過這家客棧,我不禁想起了在蘭花博覽會上看到的那幢彩色房子。
窗外花枝順意伸展,隨風而來一股濃濃的藝文氣息。昨日的夢幻還未醒過來,今日的現實裡就出現了你的樣子,不經意間,一種好奇妙的相遇。
清新的居住空間,花與綠植鑲嵌在每個角落,處處彌漫著浪漫的調子。客棧價格適中,很適合充滿想像力的年輕人暫時落腳。
就它了,搞定房間,輕裝出發,去尋找海。
順著感覺,2分鐘的時間,就到了海邊。
一個長條形的停泊港出現在眼前,兩位美女的紅裙很是亮眼。天氣晴好,漁民們晾曬的蝦皮正在靜靜地脫幹水分。據說因風,漁船這天都沒有出海。將鏡頭推近其中一艘,幾位漁民正在勞作,蝦蝦們紛紛從網間掉落。堤壩上晾曬的,還有魷魚。看來,此時正豐收!
一條道上作業的,還有一輛大冰車,旁邊的工人們剛剛裝完一車冰,在清理場地。在沒有寒冬的三亞,冰居然是拿來出售的。
走到小港的盡頭,壘疊的石頭擋住了去路,前方海水清透。遠處霧濛濛的小島,就是蜈支洲島,一艘艘白色的遊船載著八方來客駛向那個潛水勝地。在這裡拍照也別有風味喔,紅色系與碧海藍天最配啦!
將視線右轉,海灣的拐角處,是山的住所,村子的盡頭。一排漁船停泊有序,風景一眼就能看完,不過那邊陽光好,有沙灘,我隨即決定溜達一圈。
本來想去爬山看看,但看到這個警示牌,決定遵守規則,安全至上。欣賞別人的歡娛就可以了,有人在撿拾海的饋贈,有人大膽攀爬,去到亂石堆疊的地方嬉耍拍照。
村子裡的土雞也會跑到海邊來覓食,不過,它不會下到沙灘上去看海。
土雞的身後,停了很多車輛,其中有一白色的房車,比較顯眼。看車牌,來自東北遼寧。車主趙先生正在把玩他的無人機(當今的時尚玩物),引得我與幾位遊客也湊了會熱鬧。隨後,他友情贈送我幾張大片:
這裡的海水有沒有很清?另外,畫風有沒有立刻從清新藝文轉向高大上呢?反正我是看得整個嗨了起來。不過,不知你有沒有方位錯亂,這哪是哪啊。別急,聽我仔細道來。
其實,後海村是個伸出來的小小半島。
(原圖來源於穀歌地圖,ABC為作者標注)
我標出來的A區,即前文提到的長條形漁船停泊港所在地,從空中俯瞰,長條已變成一條線。長條的左方是蜈支洲島的登島碼頭,遊船駛來駛去,劃出道道歡騰的白浪。此區域海灣名為「海棠灣」。右方是我剛才隨意溜達的地方。B區則是前文提到的禁止攀登的山。至於C區,看航拍圖,曲線優美,陽光充裕。於是,它成了我隨後的拜訪地(其實也是我一開始就想去的地方,聽說那裡有清澈的海水,還有許多自由衝浪的人,此次我先逛到A區純屬驚喜!)此區域海灣名為「皇后灣」,更多人稱「後海」。
正值傍晚,陽光沒有那麼熱烈。穿過一條狹長小道,去迎接明麗的風景和心情。
這裡才是玩海的地方,結伴的、獨處的、親子的,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樂趣。
能望見大石頭的片區,地勢平坦,海浪舒緩,水清且暖暖的。愈往山的方向走,水愈清,是撿拾物件的好地方。瞧這位光著膀子的小哥,他在做什麼呢?
我小心地上前一探究竟,原來它的水桶裡,竟是活的螺:
幾分鐘後,他的同伴來找他,同伴也帶著收穫:
同伴比較健談,我問道:「這只蟹捉回去吃還是?」他說:「養起來。」簡單交談幾句,得知他們是從四川過來度假的,跟我們甘肅人一樣,也比較稀罕大海。他對海的經驗還比較豐富,提示我不要穿著拖鞋爬石頭,否則會摔到。遇到熱心人和好心人,讓我一個人的旅行多了許多溫度。
海灘邊的一排度假客棧都是各有主題,很有風格,不過入住價格肯定比不靠海的貴一些。
太陽落山后,海浪急了一些,站在海邊,涼涼的感覺。冬季裡的三亞也不是全天都能那麼溫暖,傍晚之後如果在外還是再加一件外套比較保暖。沖完浪的人兒們陸續收拾傢伙離開了,我也該回那家窗外有花的客棧了。
筆者小提醒:
三亞後海村
地址:三亞市海棠區林旺鎮
開放時間:晝夜不休
交通資訊:從市區乘坐28路到蜈支洲島站下,分段收費,全程票價12元人民幣/人(鳳凰島起,蜈支洲島終)
延伸閱讀: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