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並不是失業!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畢業並不是失業!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陳木村

每年6月是畢業學子面臨人生轉折與最困惑的時期,事前如有規劃的同學,畢業後就可以順利就業或創業,但如果玩了四年的同學那就緊張了。當然家庭經濟好的同學是不用擔心畢業後的問題,但是家庭經濟差的同學,那就得更加辛苦囉,尤其是當初背負學貸的同學那更是壓力啊。

前幾年在杭州演講時,遇到一位前來參與聽講的某大學育成中心書記,會後他邀我順道去了該校演講一場畢業生的創業講座。事後才知道該校每年畢業生就達8000人,所以該校每年都為了這群畢業生的出路而傷透腦筋。

演講完之後他們為我做了一場校務簡報,我也深入了解該校的特色與資源,最後我提出一份該校的「XX創新創業計畫」。我以該校學科系與資源為主的項目作整體規劃,該校有食品、服飾、設計、資訊、管理、機械等科系。

因為該校位於市區內,佔地超過二萬坪以上,而且學校四面都是環區道路。因此我建議該校將四面環區道路的圍牆全給拆除,改建為小型商店街,並整合外在資源及提供學生創業機制。此構想提出後被校方完全認同,接著就很快地著手後續整體工程規劃。經過兩年後學校環區道路的店鋪陸續開業,不只整合外在資源進入,也提供該校畢業生的創業與就業機會。同時也輔導該校創立不同產業的品牌,讓該校擬創業的畢業學生也可以參與連鎖或加盟,將畢業生的創業事業做擴散與落實。

經過這次的輔導之後,讓我感觸很深,在大陸只要書記有這個魄力基本上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在台灣因為面臨環境與政策之不同,所以讓台灣的畢業學生必須得有更新的創意,才有競爭的利基。當初也因為我這樣的輔導策略,後續有些當地建商,也開始跟著與學校簽約建教合作,提供學校畢業生後續多元創業機會。

以台灣的現況及生態而言,因為長期過度重視文憑,理論重於實務的教學模式,所以讓學生在畢業後,普遍產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雖然現況學校的教育政策與模式,仍然還是無法做立即的改變與調整,但學生的危機意識必須提昇,也就是除了專業技能與知識培育之外,更必須要能有多元化領域的充實,因為台灣的生態是屬於比較靈活與趨勢性的發展,所以應變力與敏感度的養成更是需要,才能立足台灣,競爭世界的契機。

再說最近與一些建築工地的工地主任聚會時,幾乎一致認為台灣的畢業學生吃不了苦,主觀意識又高,雖然在學校學有相關知識,但是在面對現場與實務時,總是理論及想法一大堆,不願意重新歸零、從實務一步一腳印做起,只想做最輕鬆的工作,所以縱然是每天薪資可以高達2000元的工作機會很多,但就是沒人願意低就去做,因為耐不了苦、又怕累。

由此可以看出即將畢業的學生,不是就業市場不足的問題,而是心態調整不足、不願意重新歸零、缺乏挑戰的精神等。雖然基本知識很重要,但是如果要想有所成就,從最基礎的實務與勇氣是必須,這也是學校沒有教的最重要觀念,因為畢業並不是失業。

los

los2

只要願意到處都是就業機會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7-06-10 10:34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