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劉超
在成都百花潭公園有一棵被稱作"白果大仙"的銀杏樹,白果是銀杏的別稱,大仙是因為它長於唐代,樹齡超過千歲,它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內最古老的唐代銀杏樁頭。
“擺龍門陣"是成都話中閒聊的意思,在和一位老大爺擺龍門陣時,他告訴我"白果大仙"的傳奇經歷,據說它在明朝遭過火,在清朝遭過雷,1983年從阿壩州汶川縣漩口鎮的觀音寺附近挖掘,植入到成都百花潭公園內,從此成為公園的"鎮園之寶"。
與大爺的一番言談更激起了我對"白果大仙"的好奇,在一個陰天,我目睹了它令人稱奇的風姿。
銀杏是成都的市樹,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旬,銀杏葉開始蛻變成金黃的顏色,這個時節儘管陰冷,整個城市卻因為有了一團團明媚的黃色而變得有了生氣。還沒有見到"白果大仙"之前,我在心裏琢磨,都一千年了,恐怕已經只剩枯枝殘幹,應該不會再有茂盛的枝葉了吧。
百花潭公園很大,我順著路標的指引,尋找"白果大仙"的身影。心裏預設了無數個它的樣貌,當它映入眼簾時,還是為它的美所震顫。
“白果大仙"坐落在銀杏廣場中央,整片空地只有它一株樹,它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佇立在廣場中央向前來拜訪它的人頷首微笑。"白果大仙"的樹幹有四人和抱之粗,高約十餘米,樹枝就像四射的流星,最難得的是它不是一個"禿頭老人”,它有著繁茂的枝葉。"白果大仙"的葉子已經變至金黃,站在樹下仰頭望去,天空就只剩下樹葉縷隙間的小亮點,滿眼都是金色,但不刺眼,一如它穿越千年謙遜有禮的身姿。一陣風吹來,枝幹上的銀杏葉發出簌簌的聲響,宛若唐代的古音妙曲。聽打掃公園的環衛阿姨說,再過半個月,天兒更涼的時候,"白果大仙"的葉子就會紛紛掉落在地下,她們也不掃,就任它鋪在地上,風一來,地上厚厚的葉子被卷起,於在半空下一場銀杏雨。
在樹下我用雙眼注視了它許久,我無從猜測這一千餘年來它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歲月變遷,見證了人世間多少的悲喜離愁。樹杆上凹凸粗糙的印痕是歲月的刻刀留下的印記。四季更迭,它還是春發夏長,秋黃冬落,一如它千年之前最初的模樣。
希望不改初心的不只是它,還有與它四目相接的我。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