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五大弊病 謹防「劏房」惹禍

記者: 理財周刊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高房價五大弊病 謹防「劏房」惹禍

213306
文.莊孟翰(詹櫂駿整理)

Q:十多年來台灣房價逐年攀高,年輕人飽受高房價之苦,普遍買不起房子,尤其是台北市每坪動輒超過百萬,即使是新北市每坪四、五十萬的房價,一般老百姓只能望房興嘆,雖然近年在政府嚴格控管下有逐漸回落趨勢,不過大多數人仍然高攀不起,究竟這種高房價所衍生的種種弊病,會為台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呢?

 A:在當前高房價的浪潮下,社會新鮮人或是剛成家的小家庭不得已只能購買「低總價、高單價」,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特色的小坪數住宅,居住空間以及生活品質自然沒有傳統大坪數住宅來得舒服。至於有些人連「小坪數住宅」都不一定能夠負擔得起,只能轉往出租套房勉強棲身,以台北市的租金水準來看,想要租一間套房,一個月至少也得要付七、八千至一萬二千元才行,在景氣欠佳,薪資所得倒退的情況下,想要擁有一間房子或是租屋,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以下謹就高房價所帶來的弊病分別加以探討,以供執事者參考:

第一點:居住空間限縮,換屋不易
在當前普遍高房價情況下,許多年輕人所購買的小坪數住宅,雖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居住環境及空間上終究比不過傳統的大坪數住宅,特別是都會區地狹人稠,每人可分得的居住面積又更狹小,在高房價前提下,不得不忍受居住空間被壓縮的情況,尤其好不容易省吃儉用勉強購買一戶兩房產品,交屋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受到「1加1房」的誘人廣告所誤導!

另外,有些年輕人在台北都會區工作一段時間,因為住不慣小坪數套房的狹隘空間,即便薪水較低,也寧願選擇回到中南部的家鄉工作,享受大坪數舒適的居住空間,由此不難了解高房價所造成的「住宅空間壓縮」之嚴重性,更甭談小屋換大屋了。

第二點:生活品質不佳,都市邊緣人增加
高房價除了造成大多數人居住空間被壓縮之外,更可能嚴重影響居住品質,以香港為例,1997年回歸之後,大量中國人湧入香港購屋置產,導致香港房價一再暴衝,造成許多原生的香港人買不起房,被迫只能租屋過活。近年香港房價又再攀升,使得有些香港人在買不起也租不起的情況下,不得不蝸居「籠屋」,所謂「籠屋」,顧名思義就是小得像鴿子籠一樣的房子,因為房價實在太高,許多人連室內沒有衛浴的「雅房」都負擔不起,只好轉租「籠屋」,可怕的是這樣的「籠屋」一個月租金竟然還要台幣七、八千元,香港的超高房價,除了讓香港人生活品質大打折扣,更讓許多人成為都市「邊緣人」,台灣不可忽略香港高房價所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二、三年前新莊就曾出現由貨櫃組合成的「籠屋」。

第三點:「劏房」安全堪慮,毫無隱私
高房價進一步衍生出來的問題是隱私不佳,甚至生命安全堪慮,舉例來說,台北市有許多房屋已老舊不堪,不適合居住,不過在高房價的效應下,這些環境不佳的住宅仍然成為租屋市場的搶手貨,尤其有些老房子常位於龍蛇雜處的治安死角,不僅消防等安全措施不完備,人身安全也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

最近香港除前述「籠屋」之外,還出現另一種高房價之下的畸形產物「劏房」,「劏房」簡單來說,就是把已經很小的居住空間再分割成兩到三個寬約六十公分、長約160公分,既無法站立,只能縮著睡的「小房間」,「劏房」的租屋者不僅要和其他人共用一個空間,甚至連衛浴設備都要共用,不僅通風不良、隱私欠佳,居住環境可謂嚴重到只能以「惡劣」形容。

第四點:國民痛苦指數增加
當前國人薪資所得倒退十六年,並且2014年最高5%與最低5%所得差距高達111.83倍,在此情況下,高房價令年輕人買不起房,很容易導致社會悲觀主義的蔓延。現階段痛苦指數(Misery Index,通膨率+失業率)有增無減,一旦形成惡性循環,貧富兩極化的議題就很容易被刻意挑起而引發無謂爭議。

第五點:M型社會形成,社會對立加劇
高房價問題已普遍令年輕人反感,1989年8月26日的「無住屋者萬人露宿忠孝東路」活動,一萬多位來自各地買不起房屋的「無殼蝸牛族」聚集在台北市忠孝東路頂好商圈至SOGO百貨的馬路上,控訴高房價;2014年8月26日無殼蝸牛運動二十五週年,巢運團體於十月四日再度聚集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帝寶豪宅前,舉辦「夜宿仁愛路」活動。凡此,都是緣於M型社會之逐漸形成與貧富差距之兩極化。

房價高低起伏,一向與人民生活福祉息息相關,此一問題倘若長期無法獲致合理解決,社會對立恐將加劇,長治久安之計,除要壓抑過高的房價之外,根本之道還是要積極提振經濟,以提高所得方式來平衡M型社會所衍生的無謂爭議。而更重要的是,謹防「劏房」惹禍!

 

※理財周刊839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美國大政盪
◎洪寶山發行人語>台灣南向政策的挑戰
◎馬凱財金觀察>不拘一格求創新
◎莊孟翰房房市觀察>當前房屋稅十二大爭議焦點
◎理財我最大>鄭惠文:活出美麗與自信,醫療級美容助一臂之力
◎陸股脈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加速實現進口替代
◎王可言專欄>金融科技面對全球化競爭的矛盾對決
◎特別企畫>台灣綠能產業 非紅不可
◎陳學進股市大財寶>i7銷售優於預期 鴻準擁三大利多
◎楊天迪量價領航>順德搶進燃料電池 成長潛力看好
◎全民學理財>理財三大目標之二 與養育子女相關的理財決策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理財周刊》官方網站;《理財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最後更新時間:2016-09-22 16:04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