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遊歷險玩潛水 男腳踝遭割傷險截肢

健康醫療 | | 觀看數:0
壯遊歷險玩潛水 男腳踝遭割傷險截肢

記者林貞平/台中報導

男子出國潛水割傷腳踝,傷口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險些截肢。 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科王瑞興主任表示, 劉先生返國就醫已是蜂窩性組織炎(皮下組織與皮膚的層次), 拖延會變成筋膜炎,深部是肌肉炎,再嚴重是骨髓炎或關節炎。 他提醒,國外旅遊應注意身體情況,也要預想就醫管道,避免危險。

台中市卅一歲劉先生,五月結束為期一年的壯遊,帶著歐洲、 南美的美好回憶,返台前到泰國拿潛水執照, 右腳踝意外被礁石割傷,抵達澳門幾天後突然發燒且腳踝嚴重紅腫, 當地醫師診斷是蜂窩性組織炎,擔心狀況再惡化可能面臨截肢, 要求立刻住院。

三天後病情稍改善,醫師強烈建議,返台後須隨即就醫, 劉先生從機場直接赴臺中慈濟醫院,經感染科王瑞興主任持續治療, 三天後病情穩定出院,並回診追踨,直到確認感染指數都符合標準。

劉先生說,最初被石頭稍微劃到,因為都穿拖鞋,傷口很快結痂, 沒特別在意,抵達澳門後改穿皮鞋,傷口跟鞋子磨擦,結痂被磨掉, 又在鞋裡悶一整天,可能因此感染,腳踝一開始紅腫, 確實也是大意,兩天後發燒,馬上吃退燒藥、買藥膏處理,但隔天, 腳整個腫起來,很快就不能走路,認識的澳門朋友扶他到醫院時, 醫師馬上告訴他,腳已腫得很厲害,必須住院打抗生素。

幾日後病情獲控制,劉先生主動提起要回台,醫師擔心如果未依時間 抗生素治療,病情復發會更加嚴重,好在返台航程只要一小時, 同意他帶著病歷摘要出院,也提醒返台後得快點就醫。劉先生不忘用 手機拍下傷口相片,右腳紅腫、滲出組織液,「看起來有點恐怖」, 他說,留下相片能讓醫師更瞭解病情,以便對症下藥, 一部份也是拍下來做紀念,害怕「不知要不要截肢, 怕以後腳就不在了。」劉先生說,幸好不是海洋弧菌, 不然可能不到一天就截肢,這次教訓讓他記得出國旅遊要保險, 傷口如已紅腫、發燒,還是就醫比較保險。

王瑞興主任指出,劉先生就醫時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嚴重甚至化膿,當 地醫師擔心時間延遲能造成局部壞死甚至截肢,所以要求住院治療。 細菌培養顯示感染的是「化膿性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這是蜂窩性組織炎常見細菌,傷口發炎感染, 嚴重的需要清創手術,更嚴重時如有局部壞死情況就要考慮截肢。

王瑞興提醒,國人國內外旅遊頻繁,尤其夏天到了, 很多人熱衷自然生態野外與海上海島等水上活動, 過程易有受傷卻輕忽致處理不當,萬一受傷應注意傷口變化, 一旦發炎感染,應儘早就醫。哪些情形建議火速就醫?一、 紅腫熱痛加劇進展快速。二、發炎紅腫跟疼痛情形不成比例,例如紅 腫的範圍不大不紅,但痛的範圍很大,感覺也異常疼痛, 要擔心已經深部感染,以致表面看不出嚴重性。三、異常水泡、 出血性水泡,這暗示疾病嚴重且會快速進展, 應趕緊跟醫師討論住院與外科治療。

王瑞興主任建議,人在國外發生緊急醫療需求,要依不同情形處理:

1.自由行:求助附近醫療機構甚至外交辦事處, 看如何處理與協助醫療。

2.跟團:由旅行社與當地導遊領隊協助評估。 如果旅遊人員也沒有把握,應以當地醫療人員的建議與評估為主。 必要時,暫停行程返國治療,千萬不要覺得不嚴重不想打壞遊興, 撐完再回國,應及早就醫避免造成遺憾。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19 13:49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