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腦部刺激術 改善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

記者: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 | | 觀看數:0
深層腦部刺激術 改善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73歲施先生,6年前因顫抖和行動緩慢,被診斷是巴金森氏症,其後出現肢體僵硬,走路到一半突然定住,即使服用了藥物,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經檢查後,施行深層腦刺激術(DBS)。目前術後恢復良好,改善肢體僵硬症狀,且持續於神經內科門診調整電極設定,期望能達到減少藥物劑量。

巴金森氏症嚴重時 連翻身都不易

巴金森氏症是慢性腦部退化性疾病,主要是中腦黑質體中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退化所造成,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表示,患者會出現肢體僵硬、顫抖及行動遲緩、走路不平衡、習慣往前衝、小碎步等症狀。

巴金森氏症分為5期,到了末期,患者不但無法站立,嚴重者甚至連翻身都有困難。臨床上主要是以藥物治療和緩解相關症狀,但長期服藥後,易產生異動症及開關現象,導致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深層腦部刺激術(DBS)是近10年來,治療巴金森氏症醫學的新療法,輔佐藥物雙管齊下,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

以DBS治療有其適合條件

目前醫界認為較適合接受DBS治療的巴金森患者,以符合下列條件為準:

1.確定罹患巴金森氏症至少5年以上;非典型巴金森氏症或類巴金森氏症患者並不適合。

2.對於左多巴胺或多巴胺促效劑等藥物治療反應良好,證明其病症確由多巴胺不足所致。

3.上述患者合併有以下併發症一種或一種以上:藥物無法控制的肢體顫抖、出現嚴重的藥效波動現象、藥物治療引起嚴重的異動症。

相反的,患者如果有以下狀況,則不建議接受DBS:

1.對左多巴胺藥物治療反應不良的非典型巴金森氏症患者。

2.疑有精神異常疾患或嚴重的憂鬱症。

3.合併有中度以上失智症。

4.合併有癌症、肝腎功能不佳或其他出血性全身性疾病。

深層腦部刺激器已納入健保給付

自104年1月1日起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此種醫材可產生電流來調節病患腦內不正常的神經迴路,可改善病患過多或異常的動作(異動症),且有效減少病人未來幾年的藥物用量、看病次數、併發症等,目前術後的病人已有多數能重回職場,提升社會生產力及改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4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18 17:07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