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陝紅宇
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即使語法掌握的很棒,依舊難以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原因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被困在了教習外語的情境中。所謂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時空下人與環境所發生關係的場。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有一個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場,教學並不例外,尤其是外語。
衆所周知,單詞與語法是一門語言的骨架與血液。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搞懂它的語法構架以及單詞的含義。語法的學習離不開大量題目的訓練,單詞的累積離不開每天的記憶。在大多時候我們依靠老師的教習。但即便老師有刻意加強會話的練習,但在實際生活中,你仍舊覺得所練習的會話與真正需要講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教習的過程是需要老師、學生以及教科書三者相互配合,教科書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
但何謂教科書,有想過它背後的含義嗎?教科書,一定是經典內容的組成體,頁碼一定是有限制的。這便會造成一種問題,編書者一定是要在有限的書頁內將要學習的重點羅列講述出來,但對於學習語言而言,最重要的便是需要有各種場景的可能用到的會話全部呈現出來,這便是語言類教科書的問題所在。對話只選取最經典最常用的,不能覆蓋生活很多面。提供的場景會話有限,阻礙開口講話的一大因素。
其次,老師的教也有一定的情境性,限制性。當學生在課後不願意去累積新單詞,不願意主動學習新語法時,老師的主要任務便是讓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順帶回憶舊的知識,這便造成了一個結果,課上的練習單詞也只是原來學習內容的重複。老師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準,大部分時候會根據課本上的內容展開,並不會拓展新的單詞與句型。而且對於老師而言,語法具有較高的教學價值,也會更偏向於語法的講解,至於發音與會話的練習,則處於次要地位,因此這也是阻礙開口講話的一大因素。
第三,學生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表現爲惰性。在進行自我練習環節時,總是傾向於挑選一些已經背的滾瓜爛熟的很熟悉的單詞造句,並不願意主動去使用新單詞。也因爲新單詞在腦海中所形成的記憶時間太短,一時無法想起。這邊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單的單詞與句型會一直使用,但新的單詞句型總是收到冷落,並且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劃到我們熟悉的記憶庫中。學生本身避難趨易的心理,這也是阻礙開口講話的一大因素。
但是不管怎麽說,想要突破這種學習困境,想要講一口流利的外語,最重要的是鼓氣勇氣開口講話,邁出了第一步,便會持續進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