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放射治療安全監控品質 大林慈濟獲專利認證

政治新聞 | | 觀看數:0
提升放射治療安全監控品質 大林慈濟獲專利認證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癌症病人常需跨科看診,但治療期間檢查若有異常結果,常常無法即時知會相關醫師,影響病人治療安全。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團隊結合資訊人員,研發「放射腫瘤科資訊平台」,當有細菌及血液檢驗數值異常時,即時警示資訊系統會立即通知醫護同仁,讓醫護同仁第一時間得知病人最新病情,做出最適當的處置。「醫療異常值即時警示資訊系統」大幅提升癌人安全,創新系統榮獲專利認證。 

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劑量師林柏豪表示,放射治療中的病人須要每週回診一次診視病況,決定是否能持續下一週的治療。這中間常常需要到其它科看診,它科醫師會視需要開立檢驗單執行檢查。若檢驗有異常發現,則開單的醫師會收到簡訊通知。此時,若開單醫師無法即時將此異常結果通知放腫科醫師,則往往要到下次回診時,放腫科醫師經由檢視病人資料才能得知有異常病況,進而執行相關處置。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漏洞。可能會造成白血球過低的病人仍持續接受治療,影響病人安全;或是讓患有肺結核的病人,在醫護不知情的狀況下,沒有採取相關防護措施繼續接受放射治療,讓其他病人、家屬及工作同仁曝露於交叉感染的風險之中。 

131872

圖說:提升放射治療安全監控品質,大林慈濟醫院獲專利認證


放射腫瘤科團隊與資訊室人員,經過半年的規劃、系統開發及測試,設計出一套「醫療異常值即時警示資訊系統」,透過雲端資訊整合放射腫瘤科與檢驗系統資料。醫護同仁只要打開系統頁面,系統即會自動抓取當日治療病人檢驗報告。若有異常,系統會直接跳出警訊,讓第一線工作同仁可以立即採取相關措施。例如發現病人白血球過低時可立即暫停治療,進行相關處置;發現病人感染肺結核時,可立即實施感染管控措施,預防院內感染,大幅提升病人安全。 

放射腫瘤科主任洪世凱表示,自2013年開始執行此一系統後,相較於過去以人工查詢所有病人的檢驗值,耗費時間從40分鐘縮短為25秒,有效縮短患者等待排入治療的排程時間,並減少人工作業出錯的機會。針對白血球異常暫停治療進行立即處置的比率,從改善前58%提升至100%;細菌感染檢驗異常執行防護率,也從改善前14%提升到100%。兩者皆強力佐證即時警示系統是一個確保病人就醫安全的有效利器。 

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放射師石怡婷表示,放腫團隊透過組成品管圈方式,研發「放射腫瘤科資訊平台」,陸續榮獲醫策會第16屆醫療品質競賽銀獎暨創意獎、經濟部工業局第28屆全國團結競賽金塔獎。目前更獲得專利認證,未來規劃將此系統推展至其他院區使用,同時為病人及醫護同仁的安全把關。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04 19:08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