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安荷芬學設計的日子
【口述.圖片提供=徐景亭 採訪.文字整理=楊偉成】
位於荷蘭南部的安荷芬(Eindhoven),是國際品牌飛利浦(Philip)的發跡地,長久以來被視為該國的科技重鎮。2002年起,荷蘭設計週(Dutch Design Week)正式於這個城市登場,年年吸引眾多學子、媒體、設計師等不同身份的創意工作者報到,在政府的有心培植下,安荷芬已然成為荷蘭的設計地標。《Shopping Design》採訪了於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求學的工業設計師徐景亭,希望了解是什麼樣的教育環境讓荷蘭設計具備今日的斐然成績,以及她們對這座城市的點滴記憶……
徐景亭(Gina)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講師、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在藝術與設計的兩造間自在遊走,參展經驗豐富,早已是世界各國設計展的常客。發展品牌之餘,亦樂於持續扮演著設計界的橋樑角色。
SD:妳當初選擇至荷蘭學設計的原因是?
Gina:這可以回溯到蠻久之前,最初我在念復興美工的時候,如果未來要考慮出國學設計,紐約大概是最明確的選項,暑假期間也真的跟著校方參訪美國的設計藝術學院。選讀實踐工設系後,我對紐約求學仍有一種憧憬,但大二時開始接觸幾位從義大利回來的教授,當時義大利設計鋒芒畢露,例如像Alessi這樣賦予生活用品新面貌的品牌帶來一陣風潮。我也利用暑假期間去了幾個歐洲國家,了解當地的設計環境。
至於最後為何選擇荷蘭?是因為準備畢業製作的時候必須蒐集大量資料,幫助自己的主題成形,我發現好多有趣且心有所屬的設計或思維都來自荷蘭設計師,自然就產生好奇。投入職場幾年後,一次故宮邀請Droog Design的創辦人Gijs Bakker來台舉辦工作營,那幾天讓我覺得自己距離荷蘭更近了,才正式下定決心。DAE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設計名校,學校選擇上相對容易得多。
SD:能分享妳在DAE的求學經驗嗎?
Gina:學期開始的衝擊實在很大,因為荷蘭教授講話太直率了。剛進去幾乎看不到什麼好臉色,如果你的想法不夠完備成熟,他們會一針見血地批評;很多亞洲學生習慣解釋自己的創作理念和產品故事,只要被聽出破綻就不會讓你說下去,還真的有人因此不念了。我一開始雖然也非常不適應,但明白教授只是希望學生想得更透徹,當你能清楚闡明創作之下的驗證過程及思考脈絡後,他們反倒會非常支持你。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好就繼續做、不好就回家改,不用揣測教授的心意,到了後期這非常有效率。
SD:荷蘭設計吸引妳的特質有哪些?
Gina:我自己覺得荷蘭設計骨子裡還是包浩斯(Bauhaus)的系統,但卻並不特別崇尚某一種風格;雖然同樣講究實用主義,但荷蘭人在設計環節上的「必要性」是可以比較偏情緒面的。大家普遍認為荷蘭設計很直接、沒有過多矯飾,但其實背後都有完備的考究,也同時具備前瞻性。在學時期去聽建築師Rem Koolhaas演講,正好在聊北京中央電視台這個作品,當然它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他展示說明投標之前對當地的深入研究實在令人折服。荷蘭人注重建構理論的過程,在我兩年前出發安荷芬駐村時感受更深。
SD:離開學校之後,再度前往安荷芬駐村時做了哪些事?
Gina:主要是採訪各領域的荷蘭設計師。會想回去那裡,一部分是因為2008年碰上金融海嘯,家人也希望我盡早回台灣,所以在DAE讀了一年多就暫時離開,那趟駐村之行對我其實有點圓夢的意味。我總共採訪了十幾間設計工作室,有機會也和他們共進午餐,藉此深入觀察他們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而求學到駐村這段期間,我覺得安荷芬變化很大,越來越多閒置的被改造成類似台灣URS的空間,以低廉的租金讓年輕人進駐。此外,國家的福利政策也相當健全,例如創業的補助基金就讓非常多新創設計師受惠,使得他們能更專心在作品本身,進而帶動整個城市的設計產業發展。
SD:荷蘭設計週是設計界、也是安荷芬的指標活動,妳怎麼看這個展覽?
Gina:在這裡你能看到非常原創的東西,規模和格局雖然比不上米蘭家具展或巴黎家飾展,但在全球設計展商展化的風潮下,荷蘭設計週那種強烈的原生創意能量是很珍貴的,難以用價值衡量。各國設計媒體渴望新的材料、國際藝廊尋覓新銳創作者、品牌想找潛力設計師通常不會錯過這裡。而且展覽期間還能申請Mini Cooper免費接送,司機大多是當地居民來當志工,可見他們也非常享受這段熱鬧、充滿活力的日子。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