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對市場的想像】身兼設計師與設計總監的品牌整合者

記者: Shopping Design
勵志感人 | | 觀看數:0
 【擁抱對市場的想像】身兼設計師與設計總監的品牌整合者

48280

【文字.攝影/設計發浪工作室 圖片提供/海山俊亮】

 

原本學室內設計的學生時代看了一場droog design的展覽打開了他對產品設計的開關,擔任Microworks、mass item等設計品牌總監,以「設計」溝通製造與市場之間的關係,為品牌打造市場定位。因作品被工作夥伴戲稱為「雨傘的設計魔人」。

 

SD 不同於其他日本設計師以個人名義進行設計活動,你反而一畢業就創立品牌Microworks,先為品牌定調然後開始設計產品,背後有什麼考量嗎?

海山 以現今的日本市場來說,產品設計仍是以設計服務居多,既然是服務業,就該使命必達地依照客戶需求做出產品,但不管想法上如何契合,與自己100%最想做的設計還是會有距離。我很喜歡Droog Design的產品,他們不追求實用,反而追求產品背後在生活裡代表的意義,接近一點點藝術層面,這與現在日本主流的產品設計是不一樣的,於是我就想,「不如我來當自己的客戶吧!」因此成立了品牌。

 

SD 實際上當了自己的客戶,品牌與市場推行得順利嗎?

海山 當然是困難重重阿!(苦笑)因為也不是真的有資金去生產產品,還好後來遇到一位品牌客戶願意合作生產我的設計,才真正開始跟市場對話。實際上我也曾到那位客戶的店面去當店員,實際銷售商品看看,從消費者身上得到許多身為設計師不曾想過的觀點。比如說我可能覺得這個設計概念非常棒、價格算合理了,但在消費者心中卻不這麼認定。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設計與市場之間的連結性。

 

SD 透過實際與市場對話得到的經驗,如何反饋在設計的實際執行面上?

海山 商品的品項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數目,讓消費者有豐富的選擇。舉我自己的設計品牌Microworks當中的Tail來說,這是一把將「雨傘綁帶」變成各種「動物尾巴」的傘;很多雨傘設計不管再好,綁帶的樣子都差不多,而這樣的概念讓雨傘從身旁的「物品」轉變成像是「夥伴」一樣的意象,對雨傘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我們總共使用20種以上的布料與花色來製作Tail,這些布料都是使用廠商放在倉庫裡不知如何是好的布,不僅upcycle,使用者也多了很多花色可以選擇,同時還能降低「撞傘」的可能性。雨傘的存在感增加了,才不會每次撐傘出門卻忘記把它帶回家。(笑)

Tail的動物原本只有飛鼠與猴子兩種,最近增加了貓咪、燕子等動物,明年希望可以製作小朋友使用的Tail系列。以品牌總監的思考角度來說,設計商品化時應該要把增加品項的豐富度計畫在內,讓好不容易完成的設計能真正在商業市場上達到一個品牌該有的厚度,當消費者被品牌價值說服,自然能信任品牌的產品價格。

 

SD 聽起來你對品牌行銷也很有自己的心得。一般的設計師總認為自己對市場或行銷不在行,不知道如何考量市場,達到銷售的目的,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海山 也許跟一開始的銷售經驗有關吧,讓我實際體會到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的思考落差有多大。產品設計出來最後還是要進到市場銷售,不然就只是概念的空談。很多想推品牌的人只看到自己,並沒有站在市場的角度去綜觀整個方向。

除了Microworks之外,我也幫一間叫「益基樹脂」的塑膠加工公司規劃壓克力品牌mass item。一開始老闆一派輕鬆地跟我說,「不然先做10個原創商品來看看好了!而且希望成立線上商店販售。」聽到這樣的話時,我客氣地一邊回應他,一邊心裡想著,這間公司不僅沒有和設計師合作過的經驗,對市場的瞭解也很淺(但我想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應該都相同),總是以沒什麼根據的自信過度樂觀地想著,「只要做出好東西就會賣!」然後東西做出來之後才開始思考「應該怎麼賣」、「該如何向市場介紹」等等,像這類完全不先思考市場的例子其實很多。設計師不能只是設計原創產品,還必須要有對市場的想像。

 

SD 台灣過去很多傳產老闆也是OEM的思考,不覺得品牌營造很重要,只要做出來的東西便宜又實用自然會賣。甚至也不覺得應該要有設計師去設計產品(可能認為一切自己來就好),但其實品牌、設計、市場是一種環環相扣的關係,你覺得呢?

海山 對我而言這是王道的作法!日本也許跟台灣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日本很多傳產老闆會主動找設計師設計產品,甚至會覺得要跟設計師一起合作才是現今的潮流,但在品牌上的思考就還不夠深入。在mass item當中,我向社長提出「原創商品的品牌化」計畫,然後請了我之外的幾位設計師一起來做這個品牌,剛開始的兩年我是總監兼任設計師,第三年的時候就專心只做總監的職務。總監的任務大致說來便是決定品牌的方向性。在已規劃好方向的前提下,找了很多像是產品、家具、飾品、字體設計師、建築師或是藝術指導等等各式各樣的創作者共同參與。

在有品牌計畫的前提下,公司老闆會比較容易放手讓你去做,而總監的工作其實很雜,像是事先決定一年內品牌的工作進度、找設計師與職人一起開說明會等,酬勞也會事先由我設定,像是給設計師的設計費,以及如果有商品化之後的抽成比例等等。希望參加計畫的設計師集中注意力在商品開發,因此一些瑣碎的事項都由我負責,有時候一般日本的設計師不見得會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SD 在「品牌總監」與「設計師」兩者角色互換當中,是否得到了什麼有趣的經驗?

海山 不論是Microworks或是mass item,我都是以品牌的角度進行設計,依照品牌屬性,針對不同的消費市場設計產品,大致上發展的狀況都還算如我預期,只不過mass item有材料、技術、開發時間等等限制與條件,與自己的品牌的進行步調較為不同,而且必須面對其他不同設計師的思考與設計表現方式,在品牌調性的統一上去做整合,對設計師身份的我來說得到非常多寶貴的經驗值。

 

SD 擔任自己品牌以外的品牌總監之後,你覺得自己有什麼轉變嗎?

海山 自己講雖然有點……(笑)不過我真心覺得MicroWorks的新產品比早期量產作品的完成度來得高很多。像是去年底開始販售的「potbase」便是近期一個很滿意的產品!以黃銅製作的小花盆,可以將散步時在路上撿到很喜歡的小樹枝檢回家,以螺絲固定在這個potbase上。使用者在路上遇到與自己有緣的小樹枝,在思考生活與需求之後,動手加工一番再安裝上去,可能化身為小物架、也有可能是精油擴香盆等,靠著使用者自己的需求與想像,為這個產品完成最後一塊拼圖,人與道具之間產生一種全新的連帶關係,還蠻有意思的!做了mass item之後,會面對更多像是工廠端成本、製造方面的事,還要思考如何在商品品項的選擇上,讓mass item的品牌意象更明確,以及在市場如何推廣,甚至是回應媒體取材的部分等等。這些或許在經營Microworks時都會發生,但不會發生的如此迅速及多樣。每天都像是在面對未知的挑戰,我想自己的設計思考也因此而有成長吧!

 

後記

海山俊亮不像是只專心做設計的一般日本設計師,也不將自己侷限在設計師身份,宏觀地看待製造、設計、市場這三者的關係,悠遊在許多身份當中自得其樂,也讓自己的設計越來越成熟。或許設計師們也能重新思考,在主流當中找尋非主流,有別人複製不來的定位,才有機會在市場上成為經典。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這是一個台灣與日本設計交流的平台,橫跨設計合作、專欄評論、展覽演講、品牌經紀、專利諮詢等面向,期待能創造一條通道,將台灣與日本當地各自正在發生設計的點串連,形成台灣與日本新一代的設計浪潮。

facebook粉絲頁請搜尋: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48281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官網;歡迎加入《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粉絲行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5-07-03 15:2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