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選之人—造浪者》,一部源自台灣的劇集,在台灣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影響。該劇以一個與現實世界同步的時空背景,探討台灣的政治現象、性別平等、同性戀權益等議題。然而,這部劇在兩岸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共鳴,這種分歧背後,是台灣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政治體制與社會環境。
▲ 《人選之人—造浪者》在Netflix上架後引起眾多人追劇討論(圖/Netflix提供,下同)
台灣和中國大陸,雖然文化背景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在政治體制上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擁有多元且自由的政治環境,媒體也能自由報導與評論各種政治議題;與此對照的是,中國大陸的政治環境由共產黨統一領導,對於政治與社會議題的媒體報導存在著嚴格的審查制度。
《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劇,因其涉及許多敏感的政治議題,並未在中國大陸的主流媒體平台上公開播放。儘管如此,這部劇還是在中國大陸的一部分觀眾中間傳播開來,讓那些有機會觀看的觀眾,有了一個窺視台灣社會與政治現象的機會。儘管這種窺視可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但無疑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窺見一個與自身生活環境截然不同的世界。
內容審查與兩岸傳播:政治差異下的劇集詮釋
這部劇集作為一種政治寓言,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觀眾中引起了不同的反響。在台灣,觀眾看到了政治幕僚的生活,他們的夢想、理想和現實的掙扎,以及選舉期間的壓力。根據《換日線》上一名台灣網友的評論,描繪了他對於這種生活的深刻理解,包括工作的繁重、壓力的釋放,以及接近選舉時的情緒波動。他指出,劇中的角色蔡易安從廢死議題中見識到了夢想和現實的差異,這讓他想起自己和他的政治圈朋友在體制內所面臨的掙扎,開始懷疑:「自己到底在這裡做什麼?又想要改變什麼?初心是否仍在?」。
然而,對於中國大陸的觀眾來說,他們更多的是對台灣的民主政治體制的嚮往和羨慕。根據《微博》上的評論,有網友提到雖然兩岸說著同樣的語言,但他們感到自己被現實隔離,自由和勇氣對他們來說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曾經日日夜夜痛苦流淚說不出來的話,台灣卻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出來。另一位大陸觀眾則提到在看這部戲劇的時候,才意識到「失去了什麼,從來沒有擁有過什麼」,這些衝擊因為相同的語言而將隔著一層的帷幕狠狠撕裂,除了看清、也覺得感謝。另一位觀眾則在看完劇集後感到深深的羨慕和悲哀,因為他意識到他們可能永遠無法擁有這種自由的政治環境。
▲ ▼ 《人選之人—造浪者》在大陸社群媒體微博上也引起觀眾討論(圖/翻攝自微博)
《人選之人—造浪者》引起的廣泛討論不只突顯了該劇寓言性的強烈訊息,更在兩岸間形塑了鮮明的對比反應。這種反應揭示出台灣和中國大陸觀眾對同一劇集的多元解讀與感受,也凸顯出兩岸在政治結構、社會氛圍和價值觀念上的深刻差異,進一步揭示了台灣民眾對於統一問題的疑慮。
這部劇集在中國大陸遭到迅速封鎖,這一行為本身就成為兩岸文化分歧的生動寫照,也解釋了台灣人對統一的抗拒。然而,儘管存在這些分歧,我們仍然能在共享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下保持交流與互動。在全球化和數位化日益盛行的時代,無論政府體制如何分歧,資訊與文化的流動都已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力量。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