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國辦深山青年夏令營「釋放戰爭壓力」 圍著營火她哭了:飛彈在天中炸開+朋友被炸死

記者: 寧于晨
國際新聞 | | 觀看數:0
烏國辦深山青年夏令營「釋放戰爭壓力」 圍著營火她哭了:飛彈在天中炸開+朋友被炸死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已半年有餘,數百萬烏克蘭人民因戰爭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痛失家人親友,殘酷的戰爭讓當地未成年青年身心靈嚴重受創,全被迫在一夕之間長大,失去相應年齡該有的童真與快樂;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截至 6 月初,近三分之二的烏克蘭兒童流離失所,被迫離開家園和學校,有些甚至與家人分離,將近一千名兒童被證實死於暴力或受傷。

▲(圖/Courtesy of Strokatienoty Camp)

為了安撫飽受戰亂摧殘的幼小心靈,烏克蘭當局特別給12至18歲青少年舉辦一場名叫「七彩浣熊」的夏令營,夏令營辦在一個遠離戰線的高山上,希望可以孩子們暫時遠離戰火硝煙,藉由活動敞開心房,道出內心的恐懼、不快樂,有人親自看到飛彈在空中炸開,也有人分享親眼目睹朋友被炸死的慘痛經歷,還有人因參加夏令營而心生內疚。

 

根據外媒《大西洋(The Atlantic)》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久,七彩浣熊團隊的工作人員便下定決心,今年的夏天仍然要有夏令營,「必須要有」。夏令營負責人斯特格利亞(Anatoly Steglia)堅信「為年輕同胞『拯救童年』非常重要,是刻不容緩的事。」或許有人會覺得愚蠢,畢竟戰火無情,在戰爭期間聚會猶如「送羊入虎口」,但斯特格利亞表示,營地的使命就是治癒孩子的童年,為他們建立友誼,變得更有責任感,並培養孩子的國家自豪感。

 

戰火無情,斯特格利亞感慨道,過去家長們都會問他們是否可以每天給孩子打電話,而今年卻問道「現場是否有防空洞」他坦言,那裡不僅沒有防空洞,甚至沒有防空警報器,「現在的烏克蘭根本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

 

夏令營開始當天,當孩子們心懷激動忐忑的心情乘搭火車前往位於喀爾巴阡山脈的營地時,火車延誤了,過沒多久防空警報響徹雲霄,刺耳的警報聲響在火車站不斷作響,飽受戰爭摧殘的孩童們對這駭人的聲音早已習以為常,清楚知道在警笛響起後,20分鐘後將有火箭發動攻擊,所幸眾人最終仍平安無事地前往營地。

 

部分孩子為自己參加夏令營而感到愧疚,「在其他人都無法逃離戰爭的情況下,暫時逃離戰爭是否合乎道德」家住基輔郊外的16 歲索菲亞向老師表達心中的疑慮時,老師安慰她道「他們是為了讓你享受生活而戰,他們是為了讓你獨立而戰,他們是為了讓你有快樂時刻而戰,你絕對有資格享受生後,我們就是為了這個才繼續抗戰」。聽了老師的一番話後,索菲亞決定她要透過這次機會向戰鬥的人致敬。

 

儘管夏令營的目的是為了舒緩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暫時遠離戰爭的殘酷,但主辦方也為孩子做足了面臨戰爭的心理準備,夏令營的其中一個活動便是讓孩子們冶煉鐵製木樁,事後會有志願者將這些木樁運送給烏克蘭軍隊,用於建造戰壕。

 

期間,孩子們聚集在一起觀賞電影,這是一部記載了 2014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紀錄片,隨著電影的放映,有人難忍心中情緒崩潰大哭,有人忍不住大飆髒話,也有人坐著堅忍到底。營地輔導員在播放影片前曾告訴孩子們,如果心情過於沮喪,可以隨時離開不看,但大部分的孩子都選擇留下看完整部電影。兒童創傷專家亞歷山德拉直言「放映這樣一部電影的決定並不容易」,但營地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讓孩子敞開心扉,也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電影結束後,孩子們圍坐成一圈分成小組反思、討論他們看完電影的觀後感和感悟,大家圍著一根蠟燭說話,期間一個女孩難忍難過的心情開始哭泣,大家用大大的擁抱安慰她。這不是孩子們唯一一次談論他們的經歷,但這可能是最正式的一次。隔天,許多看完電影後情緒低落的孩子都打起精神來,和朋友們有說有笑。

 

期間圍繞戰爭的話題不絕於耳,建築著火和人們在街上遇難的故事、父親在戰鬥中受傷、導彈在空中爆炸、一個房子被炸毀的朋友,一個在馬里烏波爾襲擊中沒能倖存的朋友,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著大家,在這個田園詩般的環境中戰爭依然非常接近,甚至就在眼前。

 

夏令營結束的那天,孩子們在分道揚鑣前透過社交平台互加好友,並期待著下一次的碰面,有人會回到他們城市或村莊、有人會回到因戰爭爆發而變得空蕩蕩的家、有人會成為難民,遠走奧地利、波蘭或美國,甚至有人想辦法留下來參加下一場的夏令營,因為他們還沒做足離開的心理準備……

 

最後更新時間:2022-09-08 09:27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