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崔嫻
利他主義可以被認為是對他人幸福的無私關心。利他主義可以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來,比如向慈善機構捐款,自願積極參與幫助他人的專案或組織,或者僅僅是做一些隨機的善舉。毫無疑問,那些進行利他行為的人通常會有幸福感、自我滿足或成就感的增加。但是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簡單地說,學習幫助別人變得有韌性似乎增加了那些學習幫助別人的人的個人韌性。
利他主義的歷史
利他主義這個詞似乎源自古法語“利他主義”,意為“為別人”。19世紀中期,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普及了這個詞。利他主義的哲學根源可以在雅典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4世紀中後期所寫的《修辭學》第二本書中找到。在那本書中,他考察了人類的多種情感,他將kharis(善待或恩惠)稱為“對有需要的人的服務,而不是對某事的回報,也不是為了做這件事的人可以得到某事……”重要的是要注意,他將這種利他的善良與對善良或回報的期望相區別。研究表明,您從利他行為中獲得的“溫暖光芒”與神經遞質多巴胺和催產素有關。儘管執行利他行為的好處很普遍,但學習利他,在學習幫助他人保持韌性情況下,可以為學習者帶來積極的好處嗎?
學習幫助他人的過程研究
在約翰霍普金斯公共衛生準備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1191名志願者接受了幫助他人應對逆境和災難的培訓。在訓練前和訓練後分別對個人韌性進行評估。雖然培訓沒有專門涵蓋個人韌性,但參加培訓的志願者在離開時,個人韌性的感覺有所增強。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後續研究中,原始的韌性課程得到了複製和擴展。在開始培訓以幫助其他人恢復活力之前,向志願者詢問了他們為保持個人韌性所做的準備以及他們對運用個人韌性的信心。他們的集體回應分別略高於“沒有準備”和“沒有信心”。培訓結束後,向參與者提出了相同的問題。他們的回答分別略高於“有準備”和“有自信”。
馬里蘭洛約拉大學2018年的一項研究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為基礎。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要看看自己的準備和自信是否能在訓練後持續下去。這項研究在參與者接受了幫助處於困境中的人恢復活力的培訓後,對他們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跟蹤調查。
在訓練後一年左右的時間裏,接受韌性訓練的參與者表現出了更高的個人韌性,更低的職業倦怠和更低的創傷壓力。這個發現更有趣的是,儘管與訓練前相比,訓練後的參與者經歷了更多的創傷性事件,但他們的恢復力增強了。通常我們會認為,隨著暴露的增加,職業倦怠和替代創傷也會增加。
幫助與流行病
2008年,我和同事在一篇現在看來頗有先見之明的論文中寫道:“人們普遍認為……大流行病不僅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許多人更為相信,在2006年電視電影《大流行病》的證實下,就我們所知,這樣的大流行病將預示著生命的終結。這種說法是誇大其詞,還是大流行病是新千年對公眾健康的最大威脅?當然,疾病對特定人群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不僅是通過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機制來調節的,而且是通過這種疾病可能產生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來調節的。” 2020年的大流行病不僅是對公共衛生的挑戰,也是對公共精神衛生的挑戰。如果有利他主義的時代,那就是現在!有關抵禦能力的研究始終表明,他人的支持是人類抵禦能力的最佳預測指標。但是盲目無知的援助姿態可能會導致結果低於預期,甚至適得其反。現在有證據表明,利他主義和幫助他人的行為不僅增強了處境艱難的人的韌性,而且受過如何最好地幫助他人的培訓也使受過培訓的人建立了個人的韌性。這樣的培訓也有可能提高所提供援助的品質。也許是時候通過學習幫助他人來幫助自己了。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