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韓國骨科醫學會、泰國皇家骨科學會都邀請台灣作為合作夥伴國家,泰國年會主軸更是台灣,是莫大榮耀。」台北榮總副院長、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即使不到半年將卸任理事長,比起談自己時顯露的謙虛,談到台灣骨科的國際實力,話中掩飾不了光榮,期待下屆理事長繼續努力,強調台灣骨科要共好,加強各醫院合作研究,發表在更多權威期刊,並積極參與國際醫學會、競選理事長,再擴大台灣的國際影響力。
陳威明不僅是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也是2020年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主席,更是國際知名的骨肉癌權威,忙碌之餘,他接受《健康醫療網》專訪,談骨科近年治療趨勢,台灣骨科國際實力,以及未來挑戰。
骨科、復健科、神經科有何不同 看骨科一定會開刀?
對此問題,陳威明表示,骨科、復健科、神經科確實專業有重疊,若民眾有腰酸背痛等疾病、甚至會麻,骨科、復健科、神經科都可以看,有各自的功能,但若是關節炎等則應求助骨科、復健科,其中骨科擅長手術,評估需手術就會被轉介骨科。
然而,很多人以為去骨科就是要開刀,他強調,骨科門診僅10%需要開刀治療,90%透過保守治療、吃藥或復健,不是來骨科就一定要開刀。
他也提醒,有些疾病應求詢骨科,他舉骨腫瘤為例,「每個月都看到一兩個病人,只是腰酸背痛,且晚上比較痛,可能就是骨腫瘤,甚至來自肺癌、肝癌、攝護腺癌轉移。」他指出,骨科醫師會很警覺,若誤以為病人退化,只復健、拉筋,恐延誤病情。
骨科次專科多 民眾該如何掛正確科別?
從頸椎到腳踝,人體全身上下都可能有骨科疾病,台灣骨科因此有許多次專科,陳威明表示,骨科是很龐大的學門,分科夠細才是「先進國家」象徵,代表每個醫師各有專長。他舉自己為例,雖開刀經驗豐富,卻只擅長關節和腫瘤手術,很多病人卻想找他開脊椎,他開玩笑反問,「給我開會站不起來,要領殘障手冊,你要不要試試看!」
他強調,踝關節要給踝關節專家,兒童骨頭變形要給兒童骨科,讓每個人都獲得好的照顧,從手、脊椎、足踝、運動傷害、骨腫瘤等各式疾病,骨科有10門次專科分工精細,因此台灣骨科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然而,民眾如何找對次專科?他認為,現今網路資訊發達,應不困難,若是長輩等有困難的民眾,旁人可以給予協助;不過他也擔心,有許多不實的醫療廣告,呼籲民眾多了解同儕口碑,更能清楚該醫師是否合適。他更建議,許多骨科疾病沒有急迫性,不一定要馬上開刀,民眾應多詢問第二意見、甚至第三意見,同時他也教育學生別很快幫病人開刀,給患者一點思考時間。
次專科多,醫師人才培育難 從醫師考試制度增誘因
骨科次專科多,雖是病人福音,有些冷門次專科,並非每間醫院都有完整的訓練師資和病例,是人才培育的障礙,陳威明舉兒童骨科為例,關係小孩的生長發育影響甚鉅,該領域風險卻高,病人量又不多,願意投入的人才較少,若有病人至沒有兒童骨科的醫院,可能會有誤判病情的風險。
對此,陳威明希望打破醫院界線,透過考試加分或醫院骨科評鑑,讓年輕醫師願意至專門醫院受訓,行醫後至少有警覺度,有能力辨認、及時轉介病患給次專科醫師,保障民眾就醫品質,目前已達初步成果。
邁向超高齡化社會 骨科治療有何趨勢?
隨台灣進入超高齡化,高齡長照需求高,且運動健身風氣興盛,民眾對於骨科的需求也隨之升高,骨科有何治療趨勢?陳威明分析,骨科包含骨骼肌肉系統,除骨頭外,肌肉、韌帶都是骨科的專業,都有相對應治療。
且因應老年化,包含骨質疏鬆、脊椎手術都不斷推陳出新,甚至有最火紅的再生醫學。他說,醫學界都非常期待透過軟骨再生,來取代關節手術,然而目前還未成熟,輕度可能有幫助,如果是重度毀損的關節,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施打任何藥物可以助其回春,民眾應多留意,並尋求專業正規治療。
台灣骨科國際實力堅強 論文品質佳、國際級超級頂尖醫師眾多
談到台灣骨科的國際實力,陳威明難掩興奮,認為各國看中兩點,第一是全球前15名骨科期刊中,台灣發表量雖然不是前10名,論文引用率卻是全球第4名,代表台灣骨科論文品質佳,研究能量強,重質不重量。此外,台灣有非常多國際知名的明星級骨科醫師,陳威明本身也是2020年亞太骨骼肌肉系統腫瘤學會主席,當初更是獲得各國一致性全數通過,包含中國大陸。
他更提到,今年泰國皇家骨科學院年會本來預計將台灣納入合作夥伴國家,10月年會主軸就是台灣,陳威明認為這是至大榮耀,「會場、街上都掛滿台灣會旗,所有會議室背板都並呈泰國和台灣標誌,晚宴則安排台灣主席與泰國主席同坐。」另外,韓國骨科醫學會今年也邀請台灣成為第一個國際合作國家,設有台灣專門會場,兩者卻苦於疫情被迫取消。
「若能辦成,台灣骨科國際能見度會有多高?」陳威明無奈表示,原本10月的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年會也要擴大舉辦,首度邀請美國骨科醫學會前後任理事長蒞臨台灣專題演講,也受疫情影響,從超級「國際化」變成「本土化」。不過,他也說,台灣防疫有成,還能舉辦年會,已經很幸福了,表示成功不必在他,期待下屆理事長繼續努力,讓台灣骨科發光。
對台灣骨科的期許 陳威明:共好拚國際化
對台灣骨科有何期許?今年11月中就將卸任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的陳威明,毫不猶豫回答,「台灣骨科要持續國際化。」他提到,韓國5成以上學術演講以英文演說,泰國則至少9成,強調國際語言才能增加各國參與度;另外,他鼓勵台灣醫師參與國際醫學會,甚至競選國際組織理事長、理事,替台灣在國際上發聲,才能有效擴展國際知名度。
至於對內,陳威明認為,台灣缺乏不同體系共同營造的研究,不同醫院應加強合作,譬如日本1年2百多例骨肉瘤,日本分在88家醫院手術,每個醫院只有分到2-3人,但是他們仍然可以發表大量的優質文章是因為許多醫院一起合作研究,共同發表論文。反觀台灣6成病人集中在北榮,雖然可累積大量經驗與研究,卻非長久之計。
「台灣骨科一定要共好。」陳威明說,身為骨科醫學會的理事長,責任是照顧全台骨科醫師與體系,過程中需要協調整合,他信奉的人生哲學,「要先縮小自己,放下自身的利益,才能成就大功德。」陳威明如此表示,台灣骨科醫學會團結又和諧,應深化合作交流,新技術、療法共同來研究發表,國際影響力一定會更強大。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