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畫必備風險評估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理財規畫必備風險評估

撰文:蔣竣植

意外,指的是意料之外的事。由於這樣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在你我身上, 因而在理財規畫的同時,要預作以下3大因應:

1.人身的避險工具——醫療保險:人,是所有經濟行為的關鍵本體,若「人」出了問題(發生意外或是疾病),除了可能導致個人經濟的停擺或損失,例如工作收入中斷、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等,甚至會連帶影響到周遭的人,造成生活及工作上的變化。你可能會問:「會那麼倒楣嗎?」當然希望是不會,但「醫療保險」之所以存在,不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嗎?

說穿了,醫療保險其實就是個人和保險公司的「賭局」,萬一不小心啟動理賠,可由保險公司支付相關醫療費用;若否,則保費歸保險公司所運用(支付給有理賠需求的保戶)。除非銀行有一筆足夠的現金存款,且能夠專款專用,以備未來隨時可能出現的醫療費用需求,否則的話,透過醫療保險降低人身風險所帶來的費用是有必要的。

2.理財的避險工具——家庭財報:若生活脫離不了錢的使用,你為何不願正視並勇敢面對它?正視,是把錢的運用當一回事。透過家庭財報的定期檢視,可清楚了解錢的流向(收入支出表),也可知悉錢的存量(資產負債表)。

透過個人和家庭的財務報表,有很大的機會能夠抓出財務上的漏洞,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一筆收入的進來,對於各個支出項目而言,有著互相排擠的效應,若無法妥善分配、取得平衡,很容易就入不敷出。勿以惡小而為之,初期若不重視財務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累積,財務黑洞只會愈來愈大,甚至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3.投資的避險工具——投資策略:投資,從來就不存在「保本」2字,否則就稱不上是投資。既然如此,上上下下的震盪波動本屬「自然現象」,遺憾的是過去10年可謂是「長期多頭」的走勢,讓大家早已習慣了獲利,卻忘了投資也有可能虧損。藉著本次疫情所造成的市場回檔修正,我們該好好檢視過去的投資行為,相信有許多值得調整之處,例如:在風險考量之下,投資頻率是否從單筆買進改成定期定額進場?在風險考量之下,投資的目標設定是否由短期目標改為中長期的目標?在風險考量之下,投資是否該更嚴格遵守停利、停損等策略?

風險,其實一直都存在著。唯有將風險因素置入理財的規畫之中,在面對未來的大風大浪時,我們才能勇敢迎戰!(本文作者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延伸閱讀】

▶ 利用防疫期加強理財規畫

▶ 疫情之下,現金為王!理財達人:趁機檢視家中是否有6~12個月緊急備用金

 

1037542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Smart財經好讀》;歡迎按讚加入粉絲行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15 10:01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