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是重要的大腦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4億人所苦。當代醫學對於憂鬱症雖已有相當有效的治療策略,例如主流的藥物和心理治療,然而,由於憂鬱症的複雜性,所有單一治療的療效都有其局限,為改善病患的治療成效,世界趨勢已朝向整合藥物、營養、生活型態等面向,提供兼具個別化與整合性的治療。
非藥物療法 受健全法令規範侷限
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指出,非藥物的療法最令人垢病的是在臨床証據不足之下過度促銷療效和安全性、以及缺乏品質穩定的補充品。因此,臨床醫師雖然大多同意整合性療法在憂鬱症的重要性,但常常受限於不熟悉最新研究發展動向,難以在臨床中建議並應用;而一般民眾更缺乏健全的法令規範,以保障其取得可信賴的補充品或處方。
組 ISNPR專家小組 期待弭平研究與實務間的鴻溝
有鑑於此,蘇冠賓教授於2013年與世界知名的營養學及精神醫學的學者,在日本東京創立國際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ISNPR),致力推動該領域之研究並於2015年在兩大頂尖學術期刊Lancet Psychiatry及 World Psychiatry發表共識宣言,提倡「使用具實證基礎的類藥劑營養品 (nutraceutical) 有助個別病患及群體的精神健康,而包含omega-3脂肪酸等也證實與大腦健康有直接關係」。增進憂鬱症患者治療的選擇與療效。第一篇論文在2019年9月獲得國際知名期刊、影響係數14分的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刊登,並獲選為「主編精選論文」。
台灣第一個憂鬱症中心 將在安南醫院啟航
「臨床的治療指引」是如何形成的呢?蘇冠賓教受集結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國王學院、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澳洲墨爾本大學等七國共十五位在該領域的頂尖權威專家,針對文獻証據等級最高的「雙盲隨機分配」和「綜合分析」的臨床試驗結果,進行共識調查,提供深入見解所形成;而這個「形成臨床的治療指引」的研究方法和結果,也將於2020年3月發表在另一個精神醫學的權威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另外,蘇冠賓教授近期也將在安南醫院籌建台灣第一個憂鬱症中心,以整合研究與醫療的模式,期待成為推動「健康心靈」為目標的重鎮。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4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