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67歲林先生兩年前車禍腦幹出血,曾氣切治療,今年肺部感染發炎有氣喘症狀,呼吸急促還出現異常的哮鳴,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邱國樑使用內視鏡經口察看,發覺呼吸道接近聲帶位置異常狹窄,氣管通道剩不到百分之十。原因是曾氣切的氣管疤痕長滿肉芽組織,阻塞呼吸道。邱醫師採用支氣管內視鏡移除病灶,特殊體質病人移除氣切管可能引發氣管阻塞合併症,任何有呼吸症狀應立即就醫。
氣切依然可維持說話、進食等日常生活互動
「氣管切開術」,簡稱「氣切」,是從頸部做氣管切開後放至氣切套管的手術,建立一個與外界連接的呼吸道,作為抽痰的管道或外接呼吸器之用。做氣切的結果就是得一輩子依賴呼吸器、長期卧床嗎?其實對於上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如果做了氣切便可正常呼吸,而意識清楚的患者也有講話的機會,等阻塞的原因改善,氣切管便可順利移除,臉部皮膚不會因長期插管貼膠布而破皮受傷,亦可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及減少感染,加上方便更換管路和抽痰,減少呼吸道的阻力。可藉氣切改善病人的通氣狀況,使其更有機會脫離呼吸器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可改善病人的舒適度,脫離經由口腔放置氣管內管插管的痛苦,而擁有較好的生活及照護品質,再加上營養狀況良好、呼吸肌肉力量足夠、以及病患本身、家屬與醫護人員的共同配合,都是有機會可以脫離呼吸器。
息肉阻塞屬氣切合併症
邱國樑表示,部分病人氣切會有合併症(息肉阻塞、支架斷裂、支架移除),林先生屬氣切傷口部位疤痕易增生肉芽組織接近聲帶,兩邊肉芽組織不斷長大,使氣管通道剩下0.2公分寬度的隙縫,導致呼吸時發出類似氣喘的哮鳴聲,氣管狹窄伴隨呼吸困難症狀,若不處理可能因卡痰或呼吸道發炎,容易窒息發生生命危險。
電燒、雷射或冷凍治療 可去除肉芽組織
林先生後來採用支氣管內視鏡治療。 支氣管內視鏡中採用電燒、雷射與冷凍治療方式將肉芽組織去除,將氣管狹窄處打通、改善呼吸,但部分病人術後疤痕可能又因體質再增生,需持續追蹤。目前林先生氣管已恢復通暢,持續追蹤三個多月並無復發跡象。
生命在於呼吸間!邱國樑提醒,臨床上遇到維持生命需要氣切時,必須以搶救生命為優先,若肺部或支氣管產生合病症再作後續處理。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