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還是不貴?

其他 | | 觀看數:0
貴還是不貴?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魏孫鴻

網紅PO了段「天龍價」鹽酥雞視頻,這兩天引發了不少的討論。店家出來喊冤,鄉民也來嫌貴,媒體跟著報導,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至於三樣鹽酥雞190元,是不是真的「貴到歪腰」,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東西,偶爾嘴饞會想吃,但買下去也沒特別注意價格,好不好吃才是關鍵。但想來,這樣的小吃若是在首爾、東京或上海,價格可能要翻上很多翻。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各地的收入與物價不同;但,另一方面,在咱們這個便宜為上的社會,事物的貶值好似理所當然。

在「天龍價」的爭議中,鹽酥雞攤認為自己非常用心、份量也多,一分錢有一分貨。若真是如此,想來消費者就是買與不買的選擇,而不必單以價格污名化人家。求快也懶得深入思考的社會,網紅如果只呈現事件的表面,那也可能讓不少真相或心血,就被淹沒在點擊率中。

另一方面,作為一旁的看客,我在意的是這個社會對成本估量的習慣。

JNH14

圖片取自:(Youtube

交易買賣是天天的日常,差別只是金額的大小。但對我們來說,大家都很習慣便宜。於財貨,價格要夠低;於勞務,最好都免費。這實在非常奇怪。想來,當自己是賣方時,碰到這樣的買方,應該是非常火大的吧。但偏偏,我們好像都習慣這樣。

一個整體都講求Cost Down的社會,對於價格的敏感遠遠高於對於品質的追求。習慣以不合理的價格去取得商品或服務的心態,讓我們很習慣在交易中把不相干的範圍加諸到賣家身上,要這、要那,要得自自然然、理直氣壯。低價決定一切的社會,低薪自是難以解決的困局。

想想看,如果我們總是被客戶要求讓順便替他做些什麼,且這些都是在我們不能多收費用的前提下,這樣的工作能開心嗎?這些順便,無論是材料或是工時,都是成本;給了對方卻收不回對價,那我們的勞動就是白做工,薪酬怎麼可能會高?而習慣如此的結構,就是被拗的人,出去就只能拗別人,因為自己也無法負擔他人合理的報酬。

這種惡性循環,讓我們一切都看價格。價格低,就好。所以,不要說奸商,只要是想活下去的生意人,面對這種環境,誰不動腦筋也拗下去?最後,整個社會的品質就成了問題。過去一次次的食安風暴,不都是如此?要便宜的,絕對有;不但有,還會讓你覺得又香又Q,絕對的口感滿足,不是嗎?

倒不是想替賣鹽酥雞的開脫什麼,但如果店家沒黑心、甚或夠用心,那單用價格去評判,出發點對嗎?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9-05-10 12:4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