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當我們還是咿呀學語的孩童時,腦子裡面不會產生複雜的詞語,一般就是「啊、哈「這類詞。但是當我們開始對世界進行探索,越來越多有實際意義的詞語進入腦子。
近期一項新研究表明,從我們出生成長到18歲之間,語言學習這件事並沒有看起來那麼輕鬆。研究人員於3月27日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報導說,一名成年人可能會學到大約1250萬位與語言有關的信息。
「位」是指存儲於0、1代碼中的資訊,這是計算機等數字設備進行資訊存儲的典型格式。 研究人員基於許多計算比對之後發現,雖然人類大腦以不同於0、1代碼的格式對資訊進行編碼,卻可以用0、1代碼來比擬。
「如果用數字媒體存儲來形象的比喻,我們大腦中存儲的額語言資訊可以被緊湊地「排列在」一張軟盤上。這張軟盤,可容納大約1.5百萬位元組的信息,相當於一分鐘長的Mp3歌曲文件。
研究人員估計,在最好的情況下,成年人在一天內可以記住1,000到2,000位元的母語信息。最壞也能記住大約120位元的信息。(最壞情況的估計值等於此序列中存儲的信息量:011010000110100101100100011001000110010101101110011000010110001101100011011011110111001001100100011010010110111101101110)
根據該研究,存儲在大腦中的這1250萬位元語言資訊,其中的大部分與語法和語法無關,而是與詞義有關。
很多關於語言學習的研究都集中在語法上,比如詞序。本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助理教授Steven Piantadosi在一份聲明中說。 「但我們的研究表明,語法只代表語言學習的一小部分,語言學習主要的難點還是在於學習這些單詞的含義。」
他補充說,這也是人類學習者與機器人學習者的區別所在。 「機器可以知道應該把哪些辭彙放在一起以及它們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但對詞語的含義知之甚少。」
Piantadosi補充說,不同語言之間的語義可能差別不大,有些部分是想通的,所以雙語人士可能不需要存儲兩倍的資訊。
知識補充:學習多種語言,是否能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Bilingual Memory Storage: Compound-Coordinate and Derivatives》這篇論文深入研究了學習多種語言對大腦的積極影響。從研究結果中 ,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幾類好處:
- 能更理性的學習。成年後學習第二門語言,能使我們在遇到學習難題時用更多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減少了情感障礙。
- 大腦能得到更多鍛煉。雙語的學習能增強包含大腦神經元和突觸的大腦灰質層密度,給與習得第二語言相關的大腦區域帶來活力。經常得到鍛煉的大腦能給延緩一些腦退化疾病的到來,比如阿茲海默症和癡呆症。
- 大腦會更加靈活。在多種語言間切換需要注意力和學習力,這會觸發學習者更多的大腦活動,還能強健前額葉。而前額葉在問題解決、任務切換、聚焦、執行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所以,儘管學習雙語不一定能讓你變得更聰明,但它確實能讓你的大腦變得更強健,,更活躍、更精細複雜。所以,即時我們在兒童時期沒有學習第二語言,現在起步也不晚,從最簡單的「Hello」,「Bonjour」開始,讓自己的大腦之間運動起來。
資料來源: Your Brain Needs 1.5 MB of Storage to Master Your Native Language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