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發炎長不高 原來是克隆氏症

記者: 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聞 | | 觀看數:0
腸道發炎長不高 原來是克隆氏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七歲女童,從三歲起常反覆腹痛且合併食慾差、嘔吐等症狀,四處求醫卻未見好轉,不僅影響睡眠,也因吸收不良,整整兩年時間長不到1公分,比同年齡孩童少10公分,所幸日前轉至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就醫後,經膠囊內視鏡檢查終於確診為克隆氏症,施打生物制劑治療後,已漸康復,且4個月內也長高5.3公分。

 多次赴醫學中心就醫 仍未查出病因

小妹妹過去曾赴多家醫學中心就診,但當時被診斷為紫斑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且經視鏡檢查及病理切片都僅顯示胃腸道慢性發炎,期間更經歷4次胃鏡檢查、2次大腸鏡檢查,治療期間也因出現嚴重腹痛合併白血球過高等現象,住院打抗生素治療或僅以類固醇搭配止痛藥使用,卻仍未好轉。

 身體發炎生長遲滯 膠囊內視鏡揪病因

直至患者到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就診,收治的醫師盧芳廷發現她不僅身高體重停滯,就醫的6個月體重和身高也完全沒增加,且也出現十二指腸及空腸潰瘍,加上因線性潰瘍疑似克隆氏症,因此照會兒童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就診後發現,患者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導致生長遲滯,經安排膠囊內視鏡進一步檢查小腸病灶,發現十數處小腸潰瘍,綜合過去3年病史及臨床表現,確診為克隆氏症。

 未及時治療 恐腸道狹窄

兒童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以克隆氏症較潰瘍性結腸炎居多,目前國內確診病例約200例;盧芳廷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患者會出現長期腹痛腹瀉、發燒、血便、體重減輕,甚至有肛門廔管及肛門膿瘍等症狀,也會有其他器官表現,初期症狀因此常被誤以為是腸胃炎或是急性闌尾炎而進行手術,但因屬於慢性發炎性疾病,症狀反覆發作,足了要注意兒童是否生長緩慢,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恐因反覆發炎造成腸道狹窄或是形成廔管,得手術切除。

 中重度病況患者 可加入生物製劑作治療

治療上,以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及腸道營養為優先,但若屬於中重度病況的病患,則建議加入生物製劑作為治療,更可停止使用類固醇,避免長期使用類固醇產生的副作用;盧芳廷呼籲,除非藥物治療仍效果不佳,再考慮進行手術,切除腸道狹窄或是膿瘍的部位,用藥治療後,也需要定期進行內視鏡檢查確定腸道黏膜是否癒合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9-02-28 06:0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