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寒冬,民眾喜歡吃鍋進補或喝酒祛除寒氣。但要小心,攝食大量高湯中的高普林食物及飲酒過度,加上少喝水,血液中尿酸值瞬間飆高,尿酸沈積於關節處,清晨醒來大拇趾或腳踝劇烈疼痛,稍微移動就痛得不得了,完全沒辦法下床。
痛風常突發在半夜、清晨 第一次多發生在大腳趾
衛福部桃園醫院中醫主治醫師許為軫說明,痛風是攝取富含嘌呤的食物、體內嘌呤合成異常增加,或腎臟排泄尿酸功能不良,造成尿酸過多,結晶沉積在關節腔中,引發免疫功能過度反應,造成的發炎疾病。
劇烈疼痛常突發於清晨或半夜,第一次大多發生在大腳趾,也可能發生在腳踝、足背、手腕等地方,關節表現為紅腫熱痛,活動受限,重者有關節積液痛如刀割,多於24至48小時達到高峰,症狀多在3到7天自行緩解。若反覆發作,會造成關節突出變形,形成「痛風石」,甚至造成間質性腎炎或尿酸腎結石。
中藥清熱消腫止痛 緩解期補腎利濕
許為軫醫師表示,中醫稱痛風為「歷節風」,是因為患者喜歡肥甘厚味或是喜歡喝酒,導致痰濕阻滯於血脈中,再經由風、寒、濕等外邪誘發,導致濁瘀凝滯化熱,造成骨節發炎疼痛甚至關節變形。
痛風的治療急性發作期時可用如意金黃散外敷來清熱消腫止痛,內服上中下通用痛風丸、四妙散等來化濁利濕通絡。慢性緩解期,治療則以補腎,利濕瀉濁為主,例如用六味地黃丸,再加上降低尿酸的藥物,像是黃柏、土茯苓、金錢草、車前子可抑制尿酸形成,萆薢、威靈仙、秦艽、澤瀉可增加尿酸排泄,山慈菇可減少發炎反應等,避免痛風再發。
日飲2至3公升水 降低尿酸濃度
許為軫醫師提醒,須少食高普林的食物, 雖然控制飲食,尿酸值下降並不多,但不控制飲食,尿酸值上升卻很快。誘發痛風發作的飲食,啤酒最重要,其次為海鮮、內臟。每天喝水2千~3千毫升,可降低尿酸濃度,也有利於尿酸排出。中醫治療痛風具有內外同治的特點,只要運用得當,不僅可降低西藥引起胃腸不良反應,而且對於降尿酸及保護腎功能都有幫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