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蔣月惠」當是上週網路聲量最大的關鍵字了。一個來自屏東的無黨籍議員,從被當成會咬人的神經病到成了政治新神人,真正是一夕翻轉後又一夕爆紅。說實話,臺灣向來不缺這樣的話題元素;不過,蔣議員可以為了一個目標撐上十數年,或許是這波熱潮中的首要動能。
這麼多關於蔣議員的新聞中,有一點讓我特別難以理解。蔣議員上節目時,敘述說在屏東縣議會裡議長竟然叫她「31號議員」,而不稱其為蔣議員,這真是令人對於屏東感到震撼萬分。屏東縣自1997年起就由民進黨連續執政,但議會的正副議長卻是兩黨分治,議長是國民黨籍、副議長是民進黨籍。這本無特別之處,畢竟政治脫不了妥協與分贓的氣味兒。
但屏東很特殊。蔣議員最神的政績,說是讓一家導致頭前溪被污染、周遭社區臭到苦不堪言的皮革廠因其一整年扣除不在屏東的20天外日夜巡守而終究被勒令停工,且之後的一年多還不斷探查以防止其偷偷復工。這個事蹟,對照2014年的餿水油風暴,是一名屏東老農在當地怎麼檢舉都無效後,遠赴台中報案才讓事件曝光,且終止如此無良的生意來看,能說屏東不特殊嗎?而蔣議員被屏東縣府與警局修理後,也爆出縣府在稽查被枋寮鄉親檢舉、由屏東縣民進黨縣議員周碧雲所經營的樂樂養雞場時,負責人周碧雲的丈夫郭振堂不但鐵門深鎖、藐視公權力,甚至直接以髒話侮辱稽查員,但屏東縣府卻無人追問或譴責此事。
(圖片取自: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這幾個事件串起來看,屏東縣的民主實踐,真的貌似一則笑話!
一個在地的污染事件,縣府本身的機制輸給一位無黨無派、街頭藝人出身的議員;一個禍及全國的黑心食品,縣府更是不聞不問,逼著縣民得跨境告狀才得以揭發;一個讓居民難以忍受的養雞場,只因為老闆是執政黨的議員,縣府也就摸摸鼻子讓公務員被糟蹋。除卻「白目議員」、「文盲老農」之外,屏東的問題整個政治體系竟都無視於民瘼及法治,但對於有權有勢者就徹底屈服,這是什麼民主?
講白了,屏東縣的政治就是毫無顧忌地分贓與「靠勢」,政客把整個縣境當成撈家天堂,能怎麼撈就怎麼撈、能撈多少就撈多少。只要不是參與其中的,在這個系統裡面就連名字都不會有,堂堂議員竟好比獄中囚徒,只剩下一個編號!
「31號議員」的這個稱呼的存在,打破了民主代議政治中對於民選代議士之尊重的最底線。一個議員選出來,背後總有其所代表的民意,在屏東卻充滿著投票給蔣月惠的4,792位屏東市的公民也都被簡約連姓名都沒有的數字之意味。面對一個沒有黨派、欠缺地方勢力奧援的議員,屏東的政治體系可以連最基本的禮貌都不顧,也就等同作賤其支持者,這樣的「民主」真是令人難以恭維。
馬上年底就要進行地方大選了,民主化了這麼久,蔣月惠卻照映出了選舉之後「民主實踐」那不堪的真相。這,難道不值得所有的選民,好好思考一下嗎?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