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劇場139》根性

生活新聞 | | 觀看數:0
《人間劇場139》根性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侯剛本  博士

夏蟲不可語冰,這是根性。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這也是根性。

何謂根性?有人認為,根性是一種秉性和骨氣。也有人覺得,根性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然而,以我自己對於生命的觀察與體會,「根性」是一種本質上所既有或所沒有的總和,集結在一起後所構成的形貌。那份根性有些是物質肉體淺層可見的,更有些是在抽象深層心靈層面,非得要細細地抽絲剝繭才能探視檢證。

前一陣子在處理一個棘手的難題,這個難題歸根究柢到頭來,是直搗對方生命的根性。由於此人在某個點上始終無法溝通,使得某段關係讓我們彼此之間,很難再繼續經營下去。溝通理論告訴我:如果兩造雙方無法溝通的時候,可以透過適當的第三者協助。遺憾的是,就算公正客觀的第三方進場,無奈處理到對方「根性」的那個塊面,第三人就全然當機宣告投降…….;由此可見,根性對一個人的形塑養成,是何等地重要。

根性,從心理學來看,那是一個人被生命所形塑而成的認知基模。從社會學的角度觀之,根性則是一個人潛移默化的慣性行為。另外,若從基督教的信仰觀點來說,根性在談的就是一個人的罪性與老我。

如果一個人自始至終,就像精神科醫師所言,對自己(尤其是負面)的根性沒有病識感的話,恐怕這個人對自己的所言所行(尤其是危害到他人的舉止),便恰似一個酒後駕車的迷茫之人,撞死了人闖了大禍,自己還搞不清楚自己釀成了大錯。甚至更有甚者,惹禍之人還在為自己的根性辯護,徹底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不顧週遭他人的情緒感受。

常言道:「知足常樂」,這句話若轉換成宗教勸世的語言,就是在教導信徒要做個「常常數算恩典的人」。也只有一個常常數算恩典的人,他的生命特質才會對生活中,極其微小的恩典有敏覺與感受。而不是粗枝大葉大而化之地,把所有白白得來的恩典,全都視為理所當然。正因為這樣,我們便可從生活中清楚地看出,為什麼知足的人會比較快樂,懂得數算恩典的人會對生命充滿感激的道理。

然而,根性並不是一個完全無法改變的事物。回到一個人為何求變的動機與態度,顯然一定是某人因為某個事件,構成了他求新求變的想法大於了維持現況的決定,才會發自內心啟動自主能動性,積極尋求改善現況付出努力尋求轉變。

古人常言「個人造化」之說,一個人的內在根性,能不能有所清醒自省覺悟,除了靠自己的慧根悟性之外,旁人的協助與造就亦是一途。怕只怕的是此人冥頑不靈屢勸不聽,到頭來也只能說:此人的根性真是到了底,最後只能聽天由命,交給老天爺來親自管教了……

 

DDD

圖:人人自有根性,只是根性的好壞與是否需要改善,因人而異事在人為

 

熱門推薦

    最後更新時間:2018-07-11 18:2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