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巴哥群島沿岸漂浮大量垃圾!三個重點了解海漂垃圾何去何從

記者: Knowing
其他 | | 觀看數:0
加拉巴哥群島沿岸漂浮大量垃圾!三個重點了解海漂垃圾何去何從

(示意圖/來源為Pixabay)

 

近日,厄瓜多加拉巴哥斯國家公園的人員表示,這兩個月間,他們在沿岸清理出近22公噸的垃圾,甚至有遠從太平洋另一端漂流而來。加拉巴哥群島早於1978年便被列入世界遺產,官方人員表示,他們擔心這些海漂垃圾會帶來外來物種,嚴重則可能入侵並破壞當地原始的生態環境。這些海漂垃圾究竟從何而來,以下帶你了解他們的來龍去脈。

 

垃圾從哪裡來?

 

由於世界各地海洋沿岸的商業活動頻繁,因此許多海洋垃圾是由漁業、商船活動產生,諸如養殖業所使用的浮具、棚架,捕魚業的漁網漁具、浮球、保麗龍盒等。

此外,以台灣為例,許多沿海地區會將掩埋場設置在沿岸,一旦受到海浪侵蝕,這些垃圾都可能隨之漂流到海上,並沿著洋流到世界各地。而平時缺乏公德心的人士慣於將垃圾隨手丟入排水溝中,一旦未做好分類清理,也可能會沿著管線直接流入大海,同樣在其中四處漂流。

 

來的都是什麼?

 

在台灣,最常在沿岸海灘發現的垃圾莫過於保麗龍球塊。由於沿岸興盛的水產養殖業,常使用保麗龍作為漂浮用具,一旦經過潮汐推動,撞上礁岩後便容易碎裂,長久堆積下來便形成相當嚴重的汙染。

 

此外,現代由於外食風氣興盛,餐盒、免洗餐具、塑膠提袋等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另外還有塑膠瓶、鐵鋁罐、玻璃瓶等,都是速食文化下造成的問題。這些垃圾一旦未經確實的處理,都將在海中留存許久,對海洋生態造成相當大的傷害,且若經由食物鏈傳遞,也可能會危及你我的健康安全。

 

該如何處理呢?

 

面對海漂垃圾日益嚴重的問題,除了安排人員定期清理外,更需要的是找尋治本之道,也就是必須要從使用者做起。今年初,環保署開始大力推動塑膠袋限用政策,也預計將於2020年擴大限制提供免洗餐具、一次性飲料杯、吸管等;2025年則是全面限用,不得免費提供;更將在2030年時全面禁用上述四項物品。

 

然而,政策的實施固然重要,最根本的仍是在民眾本身,期望透過政策來影響並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直接或間接地去減少塑膠的使用量,才是減少圾垃的最佳良方。同時,政府與民間共同舉辦的淨灘與認識海洋生態等活動,如Rethink 重新思考、荒野保護協會等組織,除了能夠帶領民眾親自體驗海洋的現況,更以自己的雙眼看見問題的所在,從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讓每個人更願意為了海洋付出心力。

 

最後更新時間:2018-03-19 18:25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