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對心臟有害隱瞞半世紀,美國糖業協會為了利益阻擋研究

記者: Knowing
其他 | | 觀看數:0
砂糖對心臟有害隱瞞半世紀,美國糖業協會為了利益阻擋研究

(圖片取自pixabay)

 

近年已有許多研究指出糖對身體的危害並不輸油脂。其實在50年前就有研究發現砂糖對心臟有害,卻被「糖類研究財團」(美國糖業協會的前身)中止研究計畫的金援,使真相不能提早曝光。

 

根據《蘋果即時》,1960年代就有論文指出,比起碳水化合物的澱粉,砂糖對心臟的危害更大。為了釐清真相「糖類研究財團」在1968年委託英國伯明罕大學調查「砂糖對白老鼠的影響」。結果發現白老鼠在攝取蔗糖(砂糖的主成份)後產生動脈硬化、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增多等現象。伯明罕大學曾要求延長研究計畫,但糖類研究財團卻中斷金援。

 

根據《三立新聞網》,「糖類研究財團」甚至要求研究團隊「必須導論出對(砂糖)業界有益、有意義的情報」,刻意隱瞞「吃太多砂糖對身體有害」的研究。國際生物學期刊《PLoS Biology》周二(11/21)揭發這個醜聞,而美國糖業協會否認隱瞞真相,表示是當年研究超過預算才決定中斷金援。

 

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中央社》,加拿大麥馬斯特大學研究人員Mahshid Dehghan與其同僚追蹤18國共13萬5000人的健康數據7年半,發現碳水化合物(糖類、澱粉類)攝取量達每日能源所需的3/4或以上者,死亡風險比攝取較少碳水化合物者高出28%;而且,高脂飲食者(佔每日能源所需的35%)的死亡風險,比低脂飲食者(佔每日能源所需的11%)低了23%。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認為肥胖是富貴病,近年來漸漸發現實情可能相反,反而貧窮的人更可能肥胖。當然,如果窮到一窮二白、三餐不繼,是不可能變胖的;但若收入能負擔基本的溫飽,窮人可能偏向消費便宜又容易飽足的澱粉類,而澱粉類比以往所認為的更易使人增胖。

 

高脂甜食令人上癮

 

2013年,美國科學家透過白老鼠實驗,發現高糖高脂食品會使大腦中的獎勵中樞變得活躍,讓大腦忽略停止進食的指令,這種作用跟吸毒上癮的機制很像;而且,高糖高脂食品刺激大腦神經元的數量比古柯鹼還多!

 

根據《大紀元》,科學家在老鼠吃東西時以閃光警告牠們腳部會受到電擊,重覆幾次後老鼠得到教訓,吃常規糧食時只要看到閃光就會停止進食、逃走。然而,如果是高熱量的美食出現在老鼠眼前,牠們會不顧閃光示警,繼續進食。這個結果跟可卡因的實驗一樣,科學家認為這就是成癮的表現。

 

愛吃高熱量甜食的人千萬要小心甜食帶來的上癮現象及其對健康帶來的負擔。

 

最後更新時間:2017-11-23 10:30

熱門推薦

    Loading

    熱門排行

    登入ENews新聞網

    選擇一種方式登入/註冊

    使用Google登入

    使用Facebook登入

    留言評論